【視力危機】藝人胡楓打針入眼治老年黃斑病變 眼科醫生:病發首3月為黃金治療期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09/29 17:18

最後更新: 2020/09/30 09:40

分享:

分享:

老年黃斑病變病徵可分初、中及晚期,初期患者可能毫無病徵。

談及青光眼、白內障,大眾或已有一定認知,但對於同屬眼疾的老年黃斑病變,了解卻未必同樣多。其實老年黃斑病變為港人視障、致盲的第二元兇,50歲開始就有機會出現。如若有家族病史的人士,更要格外小心。

藝人胡楓打針入眼治老年黃斑病變 康復後仍可駕車

人胡楓(修哥)今年88歲,3年前視力開始模糊,看到建築物的線條變彎,原以為純屬老年視力退化,不察覺是黃斑病變。其後景物彎曲、直線變波形的情況愈來愈嚴重,求醫後才得知自己患病,於是立即遵循指示檢查、覆診和治療。

至今年6月,醫生建議修哥開始對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治療。修哥坦言首次打針入眼,起初都覺得比較緊張,但正式注射時會先麻醉,而且過度快又不痛,比想像中輕鬆。

我至今打了3針,視力恢復了許多,現在更加清晰。一直以來我都自己駕車,現在康復後駕車就更加沒問題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黃金治療期為病發首3個月 打針入眼收乾滲漏

香港眼科學會會董鍾震宇醫生指,黃金治療時間為病發首3個月,愈早發現並治療,成效就愈好。當中7至8成病人視力退化的情況可回復穩定,並有好轉、回復正常水平。惟乾性老年黃斑病發暫時未有標準治療,濕性患者則可靠注射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」改善病情。

縱使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未有治療方案,但因乾性可演變成濕性,病人仍可靠覆診、檢查來預防病情惡化。鍾醫生提醒,若忽視不處理,待病情發展至晚期,如病發後半年才求醫,有機會黃斑點下已增生血管,亦反覆出現滲漏,出血、出水的情況使黃斑點起疤,隨之使感光細胞死亡的話,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視力損失。

求醫並確診後,醫生一般會為病人訂立個人化治療方案,因應其病歷、病情從而設計療程。黃禮文醫生補充,大部分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患者會先打3針,大約4至6星期一次。過程先會做局部麻醉並進行消毒,其後放入眼皮擴張器固定位置,以小針頭進行頭內注射,期望阻止新增血管生長,改善視力。

治療使眼底黃斑區域的滲漏、水腫收乾。其後希望可減低其復發機會,因每一次復發,病人的視力都會受破壞。

另外如病人一邊眼患濕性黃斑病發,都需要覆診檢查,以減低另一邊眼的患病機會。

嚴重者生活自理均受影響

老年黃斑病變可分乾性和濕性兩種,香港眼科學會會董黃禮文醫生指乾性佔9成,濕性佔1成,兩者均會令患者視力衰退。

乾性即黃斑點出現稱為小疣的黃色沉積物,使黃斑點受損,視力逐漸減退。濕性則代表眼內廢物積聚,視網膜出現變化,令黃斑點的下脈絡膜血管增生,並出現滲漏、出血,或突然影響患者的視力,可於數天內急速下降。

老年黃斑病變病徵可分初、中及晚期,初期患者可能毫無病徵,只覺辨別顏色、影像對比度的能力下降,因影響輕微或未必察覺。中期病人眼內的景物會變形,直線也變曲,晚期病人的視力會出現缺失,如長期於中心位置有黑影,遮擋視野。

因視力出現問題,故患者的日常生活、煮食,或做簡單家務等,都會受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如病人的立體感會出現問題,倒茶難以倒入杯中,又或是想捉實門鎖,但總碰不到。

因老年黃斑病變而視力受損,外出購物時也可能看不清楚價錢牌,使用電話也增添困難。(iStock圖片)

看着前方的人卻無法辨認臉孔,看電視、閱讀和寫字全受影響,甚至外出連交通工具號碼牌也看不了。

基於其中一隻眼的視力下降,外出行樓梯也易因直線變波形而踏空跌倒,又或是釀成種種家居意外。黃醫生補充,此類病人更較其他長期病患者情緒更失落,嚴重者甚至會自殺。

年輕如60歲亦有機會患上

香港眼科學會估計,現時約有50萬人患有老年黃斑病變,而隨人口老化,病症亦會變得普遍。有人或認為年輕就不會患病,因而放下疾病戒心,但事實上老年黃斑病變非只出現七、八十歲長者身上,即使年輕如60歲的病人都有。

60歲的鄭女士早前視力模糊,眼部的不適感持續半年。以為是睡眠不足、眼澀,或是先前的眼部問題所致,她甚至認為問題源於太久沒換眼鏡、有污迹。至今年4年因眼內景物彎曲而驗眼,才確診為老年黃斑病變。「一直以為此病只會發生於較年長的人身上,沒想過自己60歲也會患上。」

不熟悉病徵、病因,更對治療方案全無概念,也對要治療要打針入眼而誤以為自己病情嚴重,相當憂慮。其實如若懷疑染上老年黃斑病變,醫生一般會為病人做眼部檢查,如基本視力檢查,或放大瞳孔檢查等。檢查、治療已有標準方案,病人或懷疑染病者毋須過分憂慮,應盡早求醫。

以眼科顯微鏡檢查視網膜狀況,留意黃斑點有否出現病變,如水腫或出血。另外,也有熒光血管造影,熒光劑可將新增血管顯影出來,有助確診血管病變、大細和位置。如留到不正常黑影,即代表為血管滲漏現象。

記者:吳霆俊